Liu Kuo Song and Wu Chi-Tsung, credit: Sylvia Lee
Wu Chi-Tsung approaches ink art with experimental techniques of new media art while consistently paying tribute to the traditions, which not only deepens the aesthetics of ink art but broadens it by his unique contemporary style. Therefore, his work has won the favor of the majority of the jury and became the winner of the first “Liu Kuo Sung Ink Art Award” in 2019.
The Ink Society and the Liu Kuo Sung Archives are pleased to present the inaugural Liu Kuo Sung Ink Art Award. The Award recognizes outstanding achievement in the creation of contemporary ink art in the Greater China region.
We are most grateful for the Observers and Jurists. For more information, see: http://www.inksociety.org/award/
Observers:
Shang Hui Raymond Tang Wang Huangsheng Wu Hongliang Philip Wu
Members of the Jury:
Liu Kuo Sung Lesley Ma Pi Daojian David Pong Chun Yee Jason Wang
劉國松水墨獎展場
首屆「劉國松水墨藝術獎」得主吳季璁,1981年出生於台北;1990年代末至2000年代初,他在台北藝術大學就學期間,正是水墨創作在台灣藝壇瀕臨式微的時期。吳季璁雖然更多地遊走在西畫和新媒體藝術的範疇,對於水墨藝術及其創作卻也多有觀察與參與。將傳統水墨藝術及其美感轉化為各種具有當代特色的表現,而不拘泥於筆墨作為媒介的思考,這是吳季璁創作的一大特色。透過影像的媒介與成像技術,吳季璁以光、影為操作對象,持續與水墨繪畫進行一種別具個人特色的另類對話。2012年之前,他開始將傳統氫版攝影的藍曬技法與宣紙作結合,發展成《皴法習作》系列,並以掛軸的形製裝裱。塗了感光藥劑的宣紙,在光的曝曬下用手將紙張不斷揉皺,以製造出曝光後的皴法效果,揉皺的氰版紙張記錄了當下光影明暗,水洗顯影後呈現赭黃到湛藍的色調,其紋理宛如山巒絕壁。此系列發展至2016年,藝術家使用層疊拼貼的技法,將相紙裱貼於畫布上,畫面尺幅延伸擴大,成為《氰山集》系列。雖然宣紙上的氰色顯影狀極抽象,吳季璁最終完成的畫面,風格上卻給人自然風景——尤其是中國山水繪畫——的聯想。此次參加決賽的作品即出自此系列。
吳季璁從新媒體藝術的技法實驗出發,多年以來持續與水墨藝術傳統對話,非儘深化其美感,亦拓寬其美學,展現了獨特的當代風貌。因此獲得多數決審委員們的青睞,成為2019年首屆「劉國松水墨藝術獎」得主。
香港水墨協會與劉國松文獻庫很榮幸能夠主持此次劉國松水墨藝術獎的開幕儀式。此獎將會表彰大中華地區內現代水墨藝術中的傑出成就。
我們十分感謝提名觀察員與評審委員。詳情請瀏覽:http://www.inksociety.org/award/
觀察員:
尚輝 鄧民亮 王璜生 吳洪亮 吳超然
評審委員:
劉國松 馬唯中 皮道坚 龐俊怡 王嘉驥
吳季璁提名人、藝術史學者吳超然撰寫提名理由如下:
『吳季璁畢業於國立台北藝術大學。他在2003年的時候,就以《鐵絲網系列》獲得台北獎。在這件作品之中,他以簡單的機械裝置推動一小片置於光學鏡頭前的鐵絲網,然後透過燈光的投影在牆面上呈現出一個有如山水意象的畫面─從模糊到清晰,然後反覆這個過程。 從大學時代開始,吳季璁對於中國山水畫或東方意象(images)始終保持高度的關懷與興趣。雖然,他選擇以油畫組畢業,但是近十幾年來的作品雖然不以正式的水墨作品從事創作,但水墨的內在精神與幽微美感,始終是他的核心關懷之一。
2003年的《鐵絲網系列》是在實質上放棄了「筆」也捨掉了「墨」,但最終獲得一個投影在牆面上的(不斷變動中的)山水影像。雖然吳季璁的機械裝置非常低科技而簡單,但《鐵絲網系列》所及的創作理念卻極為複雜:(1)在邏輯上,這件作品會把劉國松當年所主張的「革中鋒的命」推展到「革筆墨的命」,甚至完全捨棄「筆墨」(2)不斷變動的焦距所造成的山水意象投影,也連帶促使觀者會去思考西方從15世紀之後發明透視法,以及19世紀發明攝影術對於繪畫所造成的深遠影響。 約從2012年開始,吳季璁開始利用藍曬法(blue prints)來創作他的《皴法習作》與《氰山集系列》。在這兩個系列中,他先把宣紙揉出皺紋,再塗抹上感光劑然後拿到戶外利用陽光自然曝曬;感光劑的多寡以及曝曬時間的長短就會在宣紙上產生深淺不一的藍白相間的山水。較早期的《皴法習作》呈現的藍白相間、帶有紋理的畫面;《氰山集系列》則開始利用拼貼與後製的方式,增添畫面更為複雜的肌里與細膩的局部。 吳季璁的重要性並不在於他的紙上作品看似劉國松在1960年代的嘗試。他的思考脈絡是:當「筆墨論辨」似乎走到了一個歷史瓶頸時,如何在當代視覺文化的脈絡裡,以新的手法以和觀看方式來討論東方美學裡的幽微。在新媒體與影像盛行的時代裡,吳季璁的《氰山集系列》,從西方攝影史的角度而言,是使用一種最“傳統”的顯影方式來製作山水意象:斑駁的紋理、無法精準掌握的曝光效果、後製表貼的宣紙,都賦予了吳季璁作品一個新的向度。可以說,對照於傳統所強調的用筆與用墨,吳季璁的《皴法習作》與《氰山集系列》在這個時代,展現了另一種當代水墨經驗的探索。 』*
*文字由吳超然老師授權刊載